在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构建的背景下,电力配电箱作为电网末端的关键设备,正经历从“传统防护”到“智能感知”的跨越式升级。近期,多地供电部门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,为配电箱注入“智慧基因”,筑牢城市用电安全防线。
隐患排查: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
在浙江温州,某工业园区对配电箱进行系统性改造,采用驰凯立赢MS401型工业专用锁芯,解决传统锁具易损、钥匙管理混乱等问题。该锁芯具备防撬、耐高温高湿特性,配合智能巡检系统,运维人员可通过手机APP实时监测设备状态,故障响应时间缩短60%。福建福州供电公司则针对台风多发特点,为97座地下配电站房加装智能辅助监控系统,通过实时视频轮巡与温湿度传感器联动,实现配电设施从“易涝”到“固防”的转变。
功能拓展:从单一供电到多元服务
配电箱的智能化升级不仅提升安全性,更延伸出服务民生新场景。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将35处配电箱融入城市文明创建,通过彩绘美化与防撞条加装,使其成为街头“微景观”;山西大同供电公司在分布式光伏用户侧加装光伏协议转换器,将1.2万户发电负荷纳入电网柔性调控,实现“可观、可测、可调、可控”;上海则探索车网互动技术,通过配电箱升级支持电动汽车反向送电,2024年迎峰度夏期间大响应负荷超17万千瓦。
管理革新:从人工巡检到数字孪生
雄安新区供电公司基于数字孪生技术,构建配电电缆、开关站、配电室“四级”透明感知系统,实现电网通信光纤全覆盖;杭州供电公司推出全国基于人工智能的配网终端,依托“光明电力大模型”自动生成故障处置方案,供电可靠性达99.99886%。这些创新使配电箱从“孤立设备”转变为电网智能体的“神经元”,为城市能源转型提供坚实支撑。